为博物馆错峰延时开放点赞
2025-07-15 09:06:48? ?来源: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: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|
【光明时评】 今年暑期,北京地区多家博物馆纷纷调整开放时间,错峰延时开放成为一大亮点。首都博物馆、中国电影博物馆、国家自然博物馆等22家博物馆将采取周二闭馆或取消闭馆日的措施;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、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、北京天文馆、中国园林博物馆、北京艺术博物馆等20家博物馆将择期向公众提供延时开放服务。 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是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场所,对于提高公众科学素养,提高全民素质具有重要作用。尤其是在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面前,博物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,广泛影响着公众的精神文化生活。由于大多数博物馆的开馆时间与上班族的上下班时间保持高度一致,造成相当多的人只能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时间前往参观。 在节假日,由于集中休假的人数较多,参观需求总量往往会大幅度增长。特别是近年来,博物馆热如火如荼,暑期研学游、亲子游等备受青睐,一些家长为了陪伴孩子,有时还会举家前往或邀上三五好友同行。由此,游客的参观需求与博物馆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,甚至产生了“博物馆预约难”的问题。 从现实来看,通过优化服务,博物馆的接待能力仍有潜力可挖,比如错峰延时开放就值得肯定。博物馆在放假期间或特殊节点延长服务时间,是对公众诉求的积极回应。一方面,可以让公众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前往博物馆享受公共文化服务,为上班族等群体进行文化消费提供最大的便利;另一方面,也可以拉长博物馆的服务链条和周期,达到有效分流和错峰消费的目的,让资源效率发挥到最大化,更好保障博物馆的服务质量。如此实现双赢,延时开放不失为一项“以人为本”的便民之举。 实际上,公共文化机构延长服务时间已成为共识,并逐渐成为一项公共政策。2021年,文旅部等联合发布的《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提出“进一步加强错时开放、延时开放,鼓励开展夜间服务”。福建等多地也下发了相关通知,推动公共图书馆、博物馆(纪念馆)、文化馆(站)、美术馆等实施错时、延时开放。四川成都图书馆自2022年起实施超长延时服务,浙江自然博物院在300平方米文化空间打造24小时博物馆,这些做法都受到了读者和观众的广泛欢迎。 类似医疗机构在节假日、周末和夜间开设专家门诊,为公众提供不断档的公共服务,能让公共服务实现面的覆盖和质的提升。从部分地方的试点看,无论是入馆人数还是社会满意度都得到了极大提升,更高水平和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已日渐成为常态。不过,还需要注重合理调配资源,均衡内部管理,充分调动内部人员的积极性,才能让此项服务最终实现可持续。 (作者:唐伟,系媒体评论员) |
相关阅读:
![]() |
![]() |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 大 中 小】 |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jjjtsb.com 篮球比分直播: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